教学科研

  

在自我探索中发现写作的规律

创建时间:2011-04-28 00:00
      这次的说说写写课题是《可爱的动物》,其要求是:观察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动物,说说它的样子,再用几句话写下来。
       这个要求涵盖了三个方面的要求:看——说——写。看,仔细观察,发现动物外形特点。说,抓住动物的样子特点,说的句子要完整、优美,最好加上自己的想象。写,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写动物的样子,句子要完整,叙述有条理。
       这样的课程可以设计成这样的环节:1、让学生或者老师带来一种动物,放在讲桌上让学生进行观察。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,可以按照从头到脚,也可以先写全身的皮毛,在写具体的部位。2、然后,找几个同学分别说说这只动物的样子。3、最后,让学生写一段话,介绍这种动物的样子。
       这种设计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非常常见。虽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,但是一些观察的方法却是老师传授的。说说的环节也是几位优等生的专利,没有光顾到更多学生的参与。所以最后的收效并不明显。经常会出现有的孩子说话言之无物,语句不够通顺,标点符号不会运用等问题。基于这种原因,这节课的设计可以修改如下:
       1、让全体同学观察同一种动物。这时教师不必做指导,让学生放开自由地探索观察。2、让学生说说留给自己深刻印象的一到两处特点,一定要用一句通顺的话描述下来,同时还要注意句子的完整性、准确性、生动性。特别提出的是指导第一位学生的发言尤为重要,因为他发言的内容起到了导向的作用。比如一位同学站起来就说,三个胡须。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说说,是谁长着胡须?胡须长在哪里?是一共三根吗,怎样叙述更加准确?通过不断的修改,学生终于说出了一句非常完整的句子——小花猫的嘴角两边分别长着三根细长的胡须。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,体会到了要让别人听明白,就要把句子说具体的道理。再比如,学生说,小花猫长着一对明亮的大眼睛。这个句子说的很完整,但是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的延伸,加入自己的想象。教师可以询问家里养猫的同学,让他们介绍一下小花猫的眼睛什么时候最亮?小花猫的眼珠是什么颜色?那样的光亮看起来像什么?于是,“一双明亮的眼睛到了晚上特别有神,像两颗亮晶晶的蓝宝石”,这样形象富有想象的句子也就很自然地从学生的口中说出。接着让学生继续说说自己观察到的。学生还会从花猫的身上的花纹、爪子上的肉垫、尖尖的耳朵、尾巴等外形特征说开来。3、说过后让学生串起来读读所写每一句话。通过朗读,学生会不断有新的发现。他们会发现这样的句子比较凌乱,没有条理;会发现这些句子中“小花猫”这个词语使用次数太多了;会发现当把这些句子组成一段话的时候缺少了总结概括的语言。学贵有疑,小疑则小进,大疑则大进。疑问,就是学生探索的开始。教师接下来引导学生一一攻克难关。在探索中,学生渐渐感悟到:为了使句子叙述的条理,就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动物的特点;为了使句子精炼,就要学着合并句子;为了使一段话更加完整,就要添加一句能够总结概括这段内容的句子。这句话可以放在段首,也可以放在段尾。4、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让学会进行整理书写。5、引导学生采用这样的方法再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。
        这两种设计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用什么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。第一种是以教师的传授为主的,这种方法的好处比较直接,省去了许多弯路,可以说是训练写作的一条捷径。但是这种方法伴随的弊端往往就是老师苦口婆心、磨破嘴皮的讲解,往往很难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,把知识转化为一种技能。第二种设计主要是以学生的探索为主,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,并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。这样的设计往往需要教师能够耐下心来倾听学生的发言,并一步步引导他们不断地探索、发现、探索。这种方法虽然很慢,但是慢工出细活,这样的训练必定是扎实的。在探索的过程中,学生已经把知识内化成了写作的技能。写作也就变成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。